9月21日,我院举办了主题为“新教师上好人生第一堂课”的教学沙龙活动。本次沙龙旨在促进新老教师互动交流,解决新教师如何有效做好听课、备课和教材分析等问题。活动邀请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王静爱教授线上全程参与,学院近3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到场学习交流。本次沙龙由教学副院长马远军教授主持,环境毒理与计算化学教研室、膜法水处理教研室负责组织。
首先由环科系尉小旋老师作为学院教师代表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介绍第一节课应当如何准备。她从心态调整、言传身教、教学准备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变是新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这一过程如何进行调整?与学生交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第一次上课前备课应当关注什么内容?尉老师结合自身生动的教学案例,详细地介绍了新教师应当注意的方方面面。最后她勉励新教师重视教学、提高教学,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随后王静爱教授做教学讲座,她回顾了从第一次上课到最近一次开课的首次课内容。结合《中国地理》、《自然灾害与减灾》、《遥感中国》三门课程第一次上课的PPT,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细讲述第一次课堂组织应当包含的内容,她认为第一次课程应当包括开课背景、教学要求、成绩构成、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多个关键信息。王老师向青年教师展示了1993年第一次上《中国地理》课程的手写教案,引起了现场青年教师的极大震撼和感动。王老师提出了新教师上好人生第一堂课需要思考以下几点内容:①为什么开设这门课?②这门课主要讲什么?③如何讲授这门课?④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⑤如何认识新老教师优势。王老师结合三门代表性课程的上课实例,高屋建瓴地提出第一次课程应涉及的内容以及新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她预祝新老师走上讲台旗开得胜。
在自由提问和讨论环节,有一两年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和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包括“课时量与教学内容的平衡问题”、“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问题”以及“线上课程与学生的沟通问题”等,王老师就相关问题院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马远军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技巧。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充分。至此,此次教学沙龙圆满结束。
据悉,本学期我院计划安排6期不同主题的教学沙龙活动和1次教学展示周活动,本次沙龙为第一期。通过上述系列活动展示近年来我院教学改革和一流课程建设重点成果。